我回来了。
本文时间坐标:2025/2/1~2025/2/23
水母
趁着寒假没结束,和家人去了趟青岛那边的水族馆
我对别的海洋生物不感兴趣,就只喜欢看水母。(要是给我搬来一箱水母,我估计能看一天)
至于为啥我对水母情有独钟呢?或许这玩意像极了某些人的人生——在水流中用尽全部能力苦苦挣扎,却一点效果也没有,最后只能被玻璃缸的水流推着转圈圈——尽力了,却又无可奈何的半躺平式态度。
(大概和我在商场里看到的这两只神奇生物一样吧,任人摆布又生无可恋。)
夏日、乡村与青春
在这之前先给大家推荐一个神奇软件:LosslessScaling(就是B站上“拼好帧”的那个梗)
它不仅可以插帧,而且可以用anime4k模型缩放画面,这就给比较老的视觉小说的画质提升了不少。
(毕竟翻来覆去就那几张静态cg和立绘,对显卡的要求也不大。最重要的是,它可以把720P甚至更低的画面变成4k分辨率,造福了那些那些膈应老画风的玩家呀)(等于用过剩的显卡性能换高清原版立绘,不亏)
*因为这玩意不支持截屏,我直接拍屏的。
回到正题,开学之后我一直在推枕社的作品《向日葵教会与长长的暑假》。
这作也是一部典型的夏日乡村类型的作品。虽然我还没推完,但在我心中早已被我捧上天了。
我一直都对夏日乡村题材的作品情有独钟,从最典型、最能体现夏日乡村气息的《summer pockets》,到夏日乡村末世题材的《夏之终熄》和《沉迷吹泡泡的助手》,再到本作《向日葵教会》。至于我为何如此喜爱此类型的作品呢,我想,就如我在《看星星》那篇随笔里写过的:避世。
这类题材往往没有复杂的剧情以及世界观,有的只是稀疏平常的日常以及充满回忆的青春。在乡村,偏离了城市的纷扰,就如同摆脱了往日的时间限制、变得没有时间概念一样——这便是逃避现世的好地方了。
而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,能把我们的思绪暂时带到夏日乡村中去,对我们来说也何尝不是一种避世呢。这或许就是我喜欢这种类型的原因吧。
(话说回来,我好像一直在反季节推gal呀…)
开学的前一晚上,熬夜把《relife》重新看了一遍
这是一部特别冷门、经费不足但十分优秀的作品。至少对于现在的我来说,它多多少少给开学的我一些希望。
上一次看好像是在两年前呢,当时也没看懂什么。不过现在回过头来再看,真的感慨许久。
附上当时我看完写的比较感性的碎碎念:
这是一篇两位社畜回到学生时期互相救赎的爱情故事,但又不仅仅是单纯的爱情故事,得到救赎的也不仅仅只有他俩,就如阳光是散射而不是直射的。
本作以校园为中心,但几乎身处人生每个阶段的人都能从这部番中找到自己的影子:下至身处于青春中的学生,上到处于职场中的牛马社畜……
本作是⌈校园恋爱⌋题材的,但重心不在⌈恋爱⌋,而在⌈校园⌋。从前五话男主解决了日代和狩生的矛盾,到第八话玉来面对未来做出的选择,以及狩生解开内心的矛盾,这种在校园中面对的各种关系与矛盾,才是⌈青春⌋最有力的诠释。
本作的重心不仅仅在于⌈救赎⌋,还在于⌈传承⌋:男主海崎新太长期受到职场霸凌,前辈也选择了自尽。后来男主通过药物回到高中生活,并帮助了狩生、救赎了日代,也救赎了自己,这何尝又不是传承了前辈生前的意愿呢
尽管这部老番放在如今还不够优秀,但相较于现在的流水线式校园恋爱番剧来说,我认为这绝对是一部三观很正、脱离低级趣味的番剧了。
这部番又名《重返17岁》,怎么说明年我也17岁了,虽说处在青春的年纪却感受不到⌈青春⌋,但这部番多多少少给我了我一些启示。刚好我不是干了半年的班长嘛,因为这部番让我心血来潮,索性再干半年吧,反正还有四个月就毕业了,就当体验一下青春了……
希望我明年记得再来看一遍这部作品吧,估计到时候会有新的感受。
结果呢,熬夜看番的后果:第二天开学差点困死
庙会
庙会,又称为庙市或节场[1],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,进行酬神、竞技和表演等的活动,是汉字文化圈传统的节日庆典。现代庙会主要在神明圣诞期间举行。
以进香为主的有时称为香会,以表演为特色的有时称为赛会、过会、出会[2]。
我们诸城市每年年后会有个庙会,我们当地人管他叫“糖球会”。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,可能跟冰糖葫芦有关(?
要是以前的我,估计早就兴致勃勃地跑去逛庙会了,但奈何今年实在太懒,索性让我妈给我带份臭豆腐就行了(因为我真的喜欢吃臭豆腐www)
不过在我们小县城里,与其说是⌈庙会⌋,不如说就是一条商业化的小吃摊,每年都逛也逛腻了。
(这是……只有小吃摊的夏祭り?(不是))
嘛,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,可能寒假的乐趣之一就是跟着朋友出来逛庙会吧.
开学感受
寒假最后一天去吃了顿心心念念的烤肉,也算最后的晚餐了
开学后,别的都能接受,就是每天早上不到6点准时起床是真受不了呀(っ °Д °;)っ
刚开学前两天,由于寒假生物钟还没倒过来,结果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,差点困死
还有,真想吐槽一下我们学校的形式主义般的跑操,每天跑两次,虽说真的能(被天气冻得)提神,但累的够呛不说,还必须跑得非常整齐、为了美观而慢跑,我想问这样的形式主义真的合理吗?怎么说也要体育中考了,现在居然还在搞一些这东西,我也不说什么了(毕竟说多了也没用的)
博客
年后网站服务器受到大规模的攻击,导致服务器动不动宕机好几小时,我查了半天也没查出来原因
最后索性把服务器装了个waf,把所有的攻击拦截都打开,一劳永逸(没办法,我太懒了)
效果还是很明显的www
刚好给服务器BBR拥塞控制算法折腾了一下,顺手把php占用率优化了一下(要不每天都崩内存)。效果拔群呀,HTTPS平均请求时间减少了一半,而且内存占用直接少了一半(我砍了一半的php子进程,并发性能可能会降低一点?)
生成对抗网络
寒假闲的没事干,把去年暑假抛之脑后的python深度学习项目重新研究了一下。
花了几天折腾生成对抗网络(GAN)(最后学迷糊了),然后基于某个大佬的代码 用chatgpt写了个优化版的WGAN-GP,并且用4800张柚子社的立绘从零开始训练模型
结果显而易见,还是失败了,最后无论怎样调参都会梯度爆炸(到最后实在没耐心调参数了,这玩意调一下参数得等半天才有效…)
毕竟,从理论到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。
哎,毕竟是第一次从头训练嘛,之前都是用预训练模型折腾的,现在失败也正常嘛。
代码被我传GitHub上了,但愿今年暑假我能记起它来并继续折腾吧www
写在最后
这个月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。虽说已经过完年了,但我还是想“叙叙旧”。
如果让我来形容一下今年过年的感受,我会说:做了一个短暂的美梦,梦醒了,什么也没留下——“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。”
记得前几年过大年,每到那个时候我都会很期待的,期待着和家人团聚、聊聊天,期待着放烟花,期待着和家人一起讨论春晚,期待着这种「氛围」与「仪式感」。
正因如此,以往的寒假总是因为新年而给我一种「慢下来」的感受,可今年呢,过年就像烟花一样,转瞬即逝。
或许是寒假不上班导致失去时间观念了吧,也或许是国内的年味变淡了吧,又或许是时间把我变的更沧桑了些吧(毕竟明年我就17岁了),而我想答案或许是后者吧。
于是,在新年最后的尾声里,久违地去看了看我们小县城的灯会,然后在小区门口放了18个二踢脚,也算把去年的烦恼抛之脑后,正式地开启新的一年了。(该说不说,放二踢脚真的解压)
所以呢,我一直在想,明明知道结局总要回归到千篇一律的现实生活中,为什么却还是期待并怀念着过年,怀念着过年的烟花呢?——好像每次翻到之前过年时拍的烟花,总有种莫名的安心感呢?
也许,这就是我们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唯一的一点变数吧。——打破了日常的单调、打破了工作状态中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生活,使得我们在这一刻意识到,时间与节奏的变化所带来的新鲜感和安心感,都是我们从未完全习惯的。也正因如此,才让这些看似简单的时光,变得尤为珍贵。
ヾ(≧▽≦*)o
我也很喜欢水母,觉得这种没有心脏的生物有种独特的美感。曾经还做了各种攻略,试图在宿舍里弄一个海缸养水母(甚至还奢望搞到灯塔水母),但后来发现太麻烦了,就放弃了(摊手
水母这家伙确实挺难伺候的,几年前我养过三只水母,几天没搭理就融化了╮(╯-╰)╭